造字法:会义
参考链接: 口 虎 啸
口族
虎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表示一种威猛的肉食动物。唬,甲骨文(口,叫喊)(张着大口的老虎,猛兽),表示老虎发出的吼叫。造字本义:虎啸。金文在虎头下加“人”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楷书将篆文的“人”写成“几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唬,嗁聲也。一曰虎聲。从口从虎。
附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唬,野兽啼叫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唬”是老虎吼叫。字形采用“口、虎”会义。
①本义,动词:虎啸。 本义只见于古文
唬,虎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②动词:发出巨大的声音以恐吓对方。 唬弄 唬吓 唬人 / 吓唬 唬得目瞪口呆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大字典:640
訂正: "唬"這字原是英文 fool/blu_ff------------------巴別塔那時天下人的口音都一樣_聖經
"唬"這字可能是英文 blu_ff------------------巴別塔那時天下人的口音都一樣_聖經
1、 “象形字典”存在的问题很多,需要大量更新字形资料和修改解说。但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字典扩展的工作进度,本站长将减少网页更新,并
从2015年4月12日开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,原则上不再回复网友们的评论,直至4000字头的扩展、网站改版升级的任务结束。改版后网站将
加强用户评论互动功能,并在会员中心提示评论的回复状态;在网页的评论位置,可以根据评论主题、评论日期、用户昵称,查看所有评论。
2、 请用2-7字的标准中文昵称提交评论。使用含义不明的单字、拼音、单纯数字串、字母串的评论,将无法通过审核。谢谢配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