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:会义
参考链接: 牛 上 牝 雌 雄
牛族
土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疑是金文对“上”的误写,“上”表示与“下”相反的方位。牡,甲骨文(鹿)(上),“上鹿”表示交配时体位在上的公鹿,即种鹿。甲骨文时代的古人重视对动物的驯养繁殖,因此对动物的性别敏感,定义也相当细致准确,如“上猪”为种猪;“上牛”为种牛;“上羊”为种羊;“上马”为种马等等。造字本义:名词,交配时体位在上的动物,即雄性动物。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“上”写成“土”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。因牛体庞力大,助益农耕,且天性仁慈,古人对牛特别厚爱。公牛为“牡”;母牛为“牝”* ;专门用于祭祀牺牲的小公牛为“特”*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牡,畜父也。从牛,土聲。
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牡,雄性牲畜。字形采用“牛”作边旁,采用“土”作声旁。
牡丹 牡鸡 牡蛎 牡牛
牡,畜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駉駉牡马。——《诗 • 鲁颂 • 駉》 雉鸣求其牡。——《诗 • 邶风 • 匏有苦叶》
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。——宋 •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若“疑是金文对‘上’的误写”,用本字典“象形一下”,“上”字不合“牡”字中的“土”意。此“土”,凸之形意。
在中国东北,有个地名叫“牡丹江”,字面来看,就是一朵花的名字,实际上并不是牡丹花,而是满族语“穆丹”的音译,意思是“弯弯曲曲”,因此“牡丹江”的“牡”本义是“弯”。
“牡”与“母”读音相同,而且“牡”本义是雄性的动物,写起来没问题,但是读起来就难辨别了,因为“雄”相当于人类性别的“男”性,读起来很容易理解为“母”,而“母”相对于“雌”。
《玉篇》曰:既然“牡”並非誤寫,甲骨文字形為從牛,土像雄性生殖器之形。
1、 “象形字典”存在的问题很多,需要大量更新字形资料和修改解说。但为了集中精力提高字典扩展的工作进度,本站长将减少网页更新,并
从2015年4月12日开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,原则上不再回复网友们的评论,直至4000字头的扩展、网站改版升级的任务结束。改版后网站将
加强用户评论互动功能,并在会员中心提示评论的回复状态;在网页的评论位置,可以根据评论主题、评论日期、用户昵称,查看所有评论。
2、 请用2-7字的标准中文昵称提交评论。使用含义不明的单字、拼音、单纯数字串、字母串的评论,将无法通过审核。谢谢配合!